 |
1950年,新生的中国从原点迈出了第一步,然而这一步竟是如此的令地球震颤。一支靠着小米加步枪打下国民党腐败政权的军队,在全国政局尚未安稳,也没得到修整,并且后勤、重武器、空中掩护全方位缺乏的情况下,居然向世界霸主美国发出了挑战。
志愿军战士不仅让麦克阿瑟感恩节回家、圣诞节回家的宣言连续成了笑话,还 |
最终迫使联军总司令克拉克承认在并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尽管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胜利是用了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并且这个代价在今天看来甚至高昂得难以接受。但无论如何,1950年的这次出兵,是新中国迈向巨人之路坚实的第一步。 |
朝鲜地处东北亚要地,近代史以来饱受磨难。本料二战之后将可迎来民族统一与国家重建,却不幸成为大国政治的抵押品。朝鲜战争爆发,一衣带水的中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于是,处于襁褓中的新中国,诞生不到一年就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被轰炸后的东北村庄 |
2、美军越过“三八线”,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美军自1950年入侵朝鲜以来,不断地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从1950年11月到1952年底止,两年零两个月的统计,美机共侵入辽东达20893架次,轰炸扫射390次,投弹1222枚,致伤亡716人,死伤牲畜52匹(头),毁坏房屋2337间,还有部分铁道线路被炸坏。美军的血腥暴行,使中国和平百姓和国家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详细] |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
4、保家卫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4日,毛泽东与彭德怀详细研究了志愿军的出兵和作战方案,确定志愿军各部于18日或19日分批渡江,先在平壤以北适当山岳地区组织防御,待机歼敌。按照中央的要求,所有渡江部队,从每日黄昏开始行动,至翌晨4时停止,天亮前隐蔽完毕,不露痕迹,入夜开拔,奔赴前线。就在“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东西两线部队争先恐后地向中朝边境狂奔猛进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埋伏在鸭绿江南岸的崇山峻岭中,准备与之进行一场特殊的较量…[详细] |
从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渡江作战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度过了近三年战火纷飞的日子。人民子弟兵经历住了号称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考验,以无畏的勇气迫使武器远比志愿军精良的敌人在停战协议上最终签字。
志愿军战士发起冲锋 |
1、第一次战役:遭遇与反突击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北上,先头部队已进到鸭绿江边之楚山。我志愿军利用战略上的突然性,以少量部队在东线钳制敌人,主力分向温井、云山、宁边、熙川地区及楚山、古场洞地区之敌展开猛攻、迫使西线之敌开始全线撤退。第一次战役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胜利结束,挫败了敌人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狂妄企图 …[详细] |
解放平壤 |
2、第二次战役:“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联合国军”在第一次战役遭我打击后,不甘心失败,于1950年11月24日,集中力量发动反击。我志愿军为了粉碎敌人攻势,把战线推至平壤、元山一线,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的方针,实施战役反击。十一月二十五日晚,西线我军主力发起反击,十二月五日收复平壤,并继续向“三八线”追击。东线我志愿军于11月27日黄昏开始向长津湖地区之敌反击,24日收复兴南。迫使敌军转入防御。…[详细] |
巨林川战场一角 |
3、第三次战役:七昼夜进攻突破“三八线”
联合国军被击退到“三八线”以后,一面调整部署,一面抛出“停火建议“企图拖延时间,再行北上。为粉碎敌人计划,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于1950年12月31日发起第三次战役,经七昼夜的连续进攻,51年1月4日占领汉城,7日占领水原,8日我军主动停止进攻,战役胜利结束。此役解放了汉城及“三七线”以北广大地区。 …[详细] |
某部战士在战场狙击敌人 |
5、第五次战役:规模空前的运动战
此役历时87天,歼敌7.8万余人,使敌人平均每天要付出九百人伤亡的代价,才前进1.3公里。中朝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胜利完成了防御任务,赢得时间,掩护了战略预备队的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役,我军战斗减员五万三千多人,敌我伤亡对比1:0.67。 …[详细] |
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军将领,怎么也无法想象一支“在十多年前被国民党赶到无人区的军队”,具有如此强悍的作战能力。以人背畜驮为主要运输手段,以轻武器为主要装备的志愿军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得节节败退,这真像是神话。然而哪真有什么神话呢,这活生生的事实,只有在事实本身中才能寻找答案。
|
浴血长津湖
历史悠久的美第7师第31团组建于一战期间,因曾参加对苏俄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团旗上就有北极熊的图样。二战期间,该师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称得上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团队,最终却在朝鲜北部的冰天雪地中落了个全军覆灭的下场。该团蓝色的团旗被志愿军班长张积庆缴获当包袱皮,后来成了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展品。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震惊了。 …[详细] |
壮哉!180师!悲哉!180师!
在解放军的百万大军中,这不是一支头等的主力部队。5月25日,联合国军控制北汉江渡口,180师三面受敌,粮尽,弹药不多,势态仍然滞后,三面受敌。下午6时30分,180师分两路突围。5月27日。拂晓,经过惨烈的浴血战斗,180师的两路突围队伍,以伤亡2/3的代价,突出包围,越过公路,抵达鹰峰山下。全师指战员已不到2000人。5月28日,在突破三个阵地后,这支不断突围不断拼杀了整整十天并断粮了三天的部队,在最后一个阵地——128.6高地前,全建制牺牲…[详细] |
|
高炮追“机”:粉碎“绞杀战”
所谓绞杀战,就是对桥梁、铁路、隧道口、公路、铁路的交叉点,凡是难以修复的,破坏以后很长时间铁道兵不能很快恢复的地段,进行破坏。同年8月,我空军、高炮部队相继入朝,开始了反“绞杀战”斗争。 为了确保绞杀战的成功,美军作战飞机达1400架,还把刚刚问世不久的F86战斗机派到了朝鲜战场,除此之外还有 F84、F80、B-29等多种战斗机。高炮511团与敌人持续作战12个小时,击落敌机2架,击伤7驾 …[详细] |
上甘岭
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便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发动了一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金化攻势”(代号为“摊牌作战”)。战役中敌人共发射炮弹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我两个高地的土石被炸松一至两米。我方发射炮弹40余万发,亦属空前。该战役的炮兵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役,我军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我军伤亡1.15万余人,敌我伤亡比例2.21:1。我军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敌大口径炮61门、坦克14辆。 …[详细] |
这里列了四个头像,但英魂却远远不止这四个——伍先华,孙占元,杨连第,杨育才,胡修道,孔庆三,孙生禄,李家发,贠宝山,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名字,他们的鲜血注释着志愿军的军魂,他们的勇气令天地也要为之颤抖!
|
拼却此身为胜利——特级英雄杨根思
杨根思独立小高岭之巅,脱下军帽,拍去尘土,端正地戴在头上,极目远眺,缓步慢行,绕着小高岭巡视一周。他捡起可用的枪枝和一包炸药放在身旁,隐蔽起来,两只眼睛紧盯着山下,监视敌人。这时,美军又开始向小高岭倾泻炮弹,发起了第9次攻击。在敌军蜂拥而上,爬近山顶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冲向密集的敌群。 …[详细] |
舍身堵枪眼——特级英雄黄继光
上甘岭。黄继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两弹,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人中心火力点前进。只剩下八九米的时候,他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向敌人投去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未被炸毁的两挺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死命地吼叫着。黄继光跃身而起,冲着那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正在喷吐的火舌突然熄灭,正在死命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他那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详细] |
|
烈火金刚 一级英雄邱少云
一股强烈的灼热使邱少云本能地抽动了一下,在他的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就可以把火压灭,保住自己的生命。但他深知这样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现。为了500多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上,咬紧牙关,巍然不动…[详细] |
国际主义战士 一级模范罗盛教
在剌骨的冰水中,罗盛教一连两次沉入水底,摸到崔莹,几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层太薄,崔莹无法爬上去,又塌进冰水中。罗盛教第三次潜入水底摸住崔莹,双脚蹬着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点力气,用头将崔莹顶出水面 …[详细] |
几十年后,《谁是最可爱的人》已然从中学课本中撤出,曾经百播不厌的《英雄儿女》也已不易在电视上觅得影踪,响彻大江南北的《我的祖国》也渐渐听得少了。虽然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的节拍,但一提起这些名字,那些深深埋藏的记忆在谁的脑海中不会清晰的浮现出来?
志愿军战士坚守高地 |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详细] |
《英雄儿女》镜头:向我开炮! |
《英雄儿女》
王成一边向敌人扔手榴弹一面喊:“再近点!不要顾我!二十公尺!” “什么!” 王成:“敌人包围我了!向我这儿打,别顾我!” 成群的敌人很近了。王成一手扔着手榴弹,一手拿着话筒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开炮!向我开炮!”…[详细] |
电影《上甘岭》 |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原名《一条大河》,是为电影《上甘岭》配的插曲。这首歌诞生于1956年夏天,那年,乔羽29岁,正在为写电影剧本《红孩子》在江西体验生活,结果却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沙蒙接二连三的电报,要求他为《上甘岭》创作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当郭兰英悠扬的歌声响起,哪个不曾为之迷醉?而合唱“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的时候,哪个不为之热血沸腾? …[详细] |
抗美援朝,这场新生中国与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对抗,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话题。是功?是过?是迫不得已?还是代价太重?无论如何,今天的我们必须记住这场战争和那些流血的英雄!
英军俘虏 |
一个美军中将对朝鲜战争的评论
在战略角度上,我们双方谁都不是失败者。但是,在战术角度上,我们的确失去了这场战争。我们的部队在先期遭受了中国形式的"闪击战"的快速打击。在中、后期由于多次指导性失误,使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不利局面。他们的作战能力,完全使得我们震惊了。 …[详细] |
T34坦克 |
朝鲜战争耽误解放台湾 却赢了几十年和平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最直接地受到损害的国家,首先就是中国。由于美国第七舰队直接介入,原定1951年春天进行的夺取台湾的作战被迫中止了。与此同时,这场战争的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成功,则是为新中国争取到了几十年的和平与安全。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给了美国人足够的教训。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越南战争升级到60年代中期的情况下,美国始终谨记中国方面关于美军不得越过十七度线的警告,从而避免了再度卷入与中国方面的直接军事冲突。…[详细] |
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争
以往对于中国出兵动机的考察,历史学家已经做过很多推断和论述,其中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大体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看法认为毛泽东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东北的工业基地,免除反动势力的威胁,中国必须进行一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争;另一种看法认为毛泽东的举动主要是出于革命的信念和意志,及其渴望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激情,并以此作为继续革命的动力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手段。 …[详细] |
结语: |
半个世纪过去了,朝鲜半岛鏖战的硝烟已变成历史的尘埃。翻开年代的史书,我们仍能清晰地看见年轻的志愿军战士用脆弱的肉体和坚韧的意志一次次对抗着钢铁洪流,用不断倾倒的身躯死死拱卫着共和国的巍巍直立。 自强和铭记,是我们对英雄崇敬的纪念。 | |
|
1、中国与苏联结盟 |
|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此前,毛泽东曾在1949年12月访问苏联。由于苏联拖延, |
直到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到莫斯科后 才正式开始会谈。该条约于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如在期满前一年缔约国一方未提出愿意废除时,则将延长5年,并依此法顺延之。…[详细] | |
2、《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决定》通过 |
|
1950年2月13日至25日,中财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研究克服我国财政经济困难的政策和措施。新中国的财政困难,除 |
政府开支庞大、通货膨胀和投机资本捣 乱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财政制度不健全,收支系统不统一,各地自收自用。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3月3日,政务院据此作出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规定统一全国的财政 …[详细] | |
3、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中央统战部于1950年3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建国初期统战工作 |
的方针任务和各方面统战工作的基本政策。 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明确了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新任务以及各方面统战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提高了全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纠正了“左”的关门主义倾向,指出了敷衍主 …[详细] | |
4、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诞生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1950年4月1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会议通过,同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 |
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现行的《婚姻法》由1980年9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1981年1月1日起实施。1989年修改现行《婚姻法》的工作开始运行,1996年11月全国人大着手修改《婚姻法》工作 …[详细] | |
5、海南岛解放 |
|
1950年4月16号,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过琼洲海峡,拉开了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序幕。国民党守军有陆军18个师, |
海军一个舰队50多艘军舰,空军4个大队45架 飞机,共10万余人。4月16号晚上6点半钟,第一梯队的350多艘船直指海南岛,并在下半夜两点多钟,突破了敌人的海陆空立体防御,登上了海南岛。在岛上琼崖纵队的有力 …[详细] | |
6、各级党组织普遍整风 |
|
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结合总结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克服党内、首先是领导干部中的居功 自傲情绪,命令主义作风,以及少数人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违法乱纪等错误,密切党和人民的联系。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各级党的组织普遍进行了整风。同年冬,整风运动基本结束。 …[详细] | |
7、《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 |
|
1950年6月30日,毛泽东颁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从1950年冬天开始,分期分批地在拥有 |
3.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全面实行土改。 其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其过程一般为发动群众、划分成分、没收和分配土地、总结复查等几个阶段。 …[详细] | |
8、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
|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在延安成立的陕北公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 |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做出了《关于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为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详细] | |
9、昌都战役胜利 解放西藏大门打开 |
|
为了完成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于1950年1月指示西南军区,在西北军区的配合下,于4月开始组织 |
力量向西藏进军,10月以前占领西藏。 10月6日,南北两个进攻集团开始向昌都挺进。从18日开始,南北两个进攻集团实施战役第二阶段,向藏东政治、经济中心昌都进攻,至24日攻占昌都。至此,昌都战役胜利 …[详细] | |
10、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抗美援朝 |
|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后又把 |
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镇乡村,对中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0月上旬,中共中央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详细] | |
11、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
|
为了坚决打击反革命势力的破坏活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顺利 |
进行,1950年7月23日,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公布了《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针对“镇反”运动中存在右倾倾向,作出了《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中的右倾偏向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纠正对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的偏向,全面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者受奖” …[详细] | |
《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呼叫炮声隆,倒海翻江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